杨东霞股票配资常识
宋鸣梧与长子宋之普是父子双进士,同朝为官,同殿称臣,而他的次子宋之韩也不简单,是琅琊宋氏有名的诗人。宋之韩,字奇玉,号莲仙,曾任东昌府教授、四川泸州通判,故人称“泸州别驾”。著有《海沂诗集》等。
宋之韩像
宋之韩朱卷
大仲村镇的寨子村,即《海沂诗集》中常提及的青云村,村中宋姓人多为其后代。在宋氏祖林中,可见宋之韩之墓,墓前立一高大石碑,上书“皇清岁进士川南别驾宋二公之墓”。此外,此外,这里还有他母亲和儿子的墓。
展开剩余84%兰陵县大仲村镇寨子村
万凤窝宋之韩墓
在村办公室里,我们见到了一位老人保存的《琅琊宋氏族谱》。虽然是新谱,也是在老家谱的基础上续修下来,信息非常丰富完整,家谱一套十几本, 整个家族的发展脉络、历史名人、科考任职情况,也都基本弄清。宋之韩的后代主要居住的寨子及周边村庄,近些年,他们将宋之韩的《海沂诗集》整理印刷,让我们有机会一睹这位清代诗人的风采。
宋之韩的事迹,宋氏族人已经进行详细的整理,这里不再多述。我们特别希望看到他饱经沧桑,却又充满生活热情的诗意人生。特别喜欢写诗,走到哪里写到哪里,他的人生轨迹,就是用诗歌写成。在琅琊宋氏名人中,宋之韩官职并不很高,但是他的阅历丰富,视野开阔,他一生仅诗歌就创作两千多首,作品非常丰富。得意时他写,失意时也写,给兄长写,也给儿子写。宋之韩喜欢山水名胜,他的诗歌,也多以风光风景为主。宋之韩喜欢山水名胜,他的诗歌,也多以风光风景为主。有长安雄风,西湖烟雨,也有蜀郡草堂,东昌府光岳楼;有曲阜感怀,颛臾道中,也有沂州枫园,车辋秋月等。他的诗歌也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,其中就有明末清初沂州一带的王肖吾起义。
东昌府光岳楼
宋之韩任泸州州判
宋之韩曾居涑河畔之道里村,即今兰山区南道村、北道村一带,留下大量与涑河、道里村相关诗篇,人称“涑洲先生”。其原籍兰陵县向城镇,缘何与涑河、道里村结下深厚渊源?实因避战乱,该战即沂州王肖吾起义军与清军之生死较量。
据《费县志》载,崇祯十三年,费县遭旱蝗之灾,庄稼无收,饿殍遍野,至人相食,整个山东省都是这种情况是年,费县人王肖吾率众揭竿而起,号“九山王”,势力迅速扩张。清兵入关后,王肖吾联合南明鲁王朱以海抗清。顺治八年秋,清军发兵镇压,次年春,王肖吾战死,起义失败。
琅琊宋氏虽为名门望族,因朝代更迭、战事频仍,亦难免流离之苦。长兄与母亲避难江南,宋之韩亦背井离乡,寻安身立命之所,遂与难民共赴涑河畔的道里村,即今兰山区南道、北道社区一带。
宋之韩居道里村的时间,是清顺治八年,战事正酣。其《村夜》一诗描绘当时情景:“群盗遮山满,高眠小墅难。钟声三面起,犬吠五更残。城郭严刁斗,乡村裂肺肝。若非大树在,白日哪得安。”道里村原有高大围墙及两座炮楼,赖此坚固防御,白日尚得安宁,夜则百姓枕戈待旦,惶恐不安。“憎夜阔如海,望明迟似年。”百姓草木皆兵,惶惶不可终日。其《野望》诗中写道:村空愁日落,巷吠畏声侵。群盗何时尽,柴门纾戒心。”“西山寇未息,小墅日忧烦。清旦初开户,黄昏已杜门。云生疑陈列,月上怯营屯。竟夜枕戈待,海沂十里村。”宋之韩避难道里村时,深切体验战乱之苦,诗中反映百姓苦难,深化现实主义内涵,提升诗歌社会意义。
顺治九年,宋之韩四十三岁应试未中,归乡后居道里村,时天下初定,诗中更多体现涑河风光及悠然心境,。居此期间,作《麦秋行》:
今日何日麦云秋,
离离重颖满平畴。
曾临帝女桑津暮,
兼映陶潜柳经柔。
英雄经世先绿野,
盈仓岂即非良筹。
籍莺传枝袅娜媚,
经蜂散蕊芬芳浮。
朱公常平行里闹,
至今犹传御水旱。
初读此诗,似无特别,然了解涑河改道历史者,会注意“朱公”其人。此朱公非寻常百姓,乃明代沂州藩王——泾王朱祐瞬。其在沂州时开挖北涑河,引水入城,解缺水之困。然清初文字狱盛行,颂前朝王公风险极大,故以“朱公”代称。宋之韩赞其爱民、重农,心系民生,堪称贤王。
乍看这首诗,并没有什么特别,了解涑河改道历史的人,会注意其中的一个人物“朱公”,这个朱公可不是平民百姓,而是明代沂 州的藩王——泾王朱祐瞬,是他在沂州时开挖了北涑河,引涑河之 水入沂州城,以解城中缺水难题。不过,在清初大兴“文字狱”的 历史背景下,歌颂前朝王公贵族的功德也是有极大风险的。于是将泾王换作一个“朱公”称谓,宋之韩赞他是位英雄,爱惜民力,发展农业,把民众的温饱放在心上,是位值得称道的贤王。这首诗,流露其对大明王朝之深厚情感。
除了兰陵县,宋氏族人遍布临沂三区、费县以及苏北地区。在临沂城西有个叫宋王庄的地方,据说姓宋的人家来自西南乡,很早就搬走了。在寨子村,我们向老人们打听这件事,他们是知道的。看来,宋王庄的宋家可能就是这里的人。宋家宣老师告诉我们,宋王庄的建村先祖是宋之普的长子、儋州知州宋念祖的四子宋中立,土地转让后,宋家也随之迁走了,但是这个地名却留了下来。
在沂南县双堠镇艾于湖《于氏家谱》中,看到过宋允中写的序言。后来在《琅琊宋氏族谱》中也看到这个名字,家谱的内容中就到他为止了。宋允中是宋之韩五子宋雒学的三子,他们后来迁到临沂五里堡周围,后代下落不明,已经无考。不知道《于氏家谱》里的这条线索,能不能帮助他们找到这一支宋氏的下落。
在琅琊宋氏家族中,宋之韩这一支的后代人口最多股票配资常识,发展最为兴旺。他们格外重视文化传承,宋之韩的后代中人才辈出,涌现出进士宋潢、宋澍等杰出人物,同时,女性的才华也是巾帼同样不让须眉,有多位在青史留名。下一篇,我们就介绍琅琊宋氏的一位女诗人——王恭人。
发布于:山东省